本賽季中,部隊可通過本方港口建築搭乘戰船轉為水軍。水軍在河流區域行動將不受連地限制,可於河流區域隨處停留,航行速度更快且隨航行距離的士氣衰減更少,更便於長途行動。水軍在河流上的行動均逐格進行,若在同一地格遭遇敵方水軍,將引發戰鬥,直至一方戰船折損或撤退,方才甘休。若戰船沉沒,部隊將遭受巨大傷亡,不得不返回陸地。
此外,水軍可沿河流出征並佔領任意臨河陸地,也可拋棄戰船直接調動至陸地要塞,故當善用水軍,巧妙謀劃戰略。憑水之便利,踏江河之波浪,馳騁於敵後,擾其心神,斬其後援,使其陷入無法回身之境地。
本賽季中,河流將更為寬闊,河岸兩側遍佈著可供同盟佔領的港口與個人佔領的泊位。港口與泊位不僅能提供登船點將陸軍轉為水軍,還可以作為水軍的撤退點,使得水軍行動更加靈活,進退自如。而停留在港口與泊位內的水軍,不僅能夠迅速恢復士氣,還能提升戰船的耐久恢復速度,蓄勢待發等待下一次遠航。
然而,在江河之上,也存在著阻礙水軍航行的關卡與碼頭。同盟若想暢通航道,除了將其佔領,還可以與佔領該關卡或碼頭的友好同盟締結航行權。一旦締結航行權,雙方同盟所佔領的關卡與碼頭不僅將為對方通航,雙方戰船在江河上航行遭遇時也不再發生戰鬥。
水戰之際,戰船巍然聳立,淩波馳騁,舉足輕重。本賽季中,水軍搭乘的戰船均有耐久,可容納一支部隊,戰船耐久降至0時將沉沒並損失大量兵力。主公可在佔領的港口或泊位選擇走舸、蒙沖、鬥艦、樓船,四種戰船各有所長,其屬性與特點各不相同:
走舸輕捷迅疾,造價低廉,但其顛簸不止,航行士氣衰減迅速;
蒙沖則善於乘風破浪,江河之中面臨敵船,士氣更盛;
鬥艦擅攻城池,破壞船體,戰勝敵船將造成額外的耐久下降;
樓船船體巨大堅固異常,可提供連環協助其他艦隊,使其如履平地,獲得與停泊港口相同的士氣與耐久快速恢復效果。
此外,走舸、蒙沖、鬥艦可施“火船”,陷入焚燒狀態。焚燒期間,耐久逐漸下降,傷兵不可恢復,焚燒狀態無法清除。同時若能借助焚燒克敵,則敵船也將陷入焚燒,若焚燒連環,可使連環船隊皆深陷火海。因此,如何靈活運用各戰船的特點,運籌帷幄,靈活應對,將是戰場上取得優勢的關鍵所在。